古城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连续蝉联两届省级文明乡镇。人民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为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新古城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环境。
一、坚持思想引领,加强文明乡镇建设“行动力”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政治任务和第一位的政治责任,重点加强《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等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坚持省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高位推进,实施“一把手工程”机制,推动责任落实到位,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创建文明乡镇工作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重视、同部署、同落实,形成镇、村“两级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施镇领导包挂联系制度,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带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定期督导推进工作,了解群众需求,以上率下,带头示范,确保工作落实落细。镇村上下一盘棋,左右同方阵,加强工作协调,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主要领导、镇纪委定期对文明创建工作进度及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强化工作调度。2021年以来共召开古城镇创建第十五届省级文明乡镇工作部署会20余次,全面安排部署重点任务。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大力宣传省级文明乡镇创建,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动员各村、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打好打赢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攻坚战,弛而不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坚持统筹兼顾,筑牢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网”
制定完善《古城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三年(2021—2023年度)工作规划》,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和督查机制,落实落细创建责任。制定《古城镇创建第十五届省级文明乡镇领导挂钩制度》《古城镇创建第十五届省级文明乡镇责任部门任务分工》等制度机制,定期学习贯彻《省级文明乡镇测评体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制定细化创建任务清单,严格履行职责,加强检查指导。各村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文明乡镇活动开展及材料汇总上报工作,做到17个村及各部门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照《省级文明乡镇测评体系》,突出问题导向,严格清单管理,对标对表及时调整分解细化创建任务,明确责任人,认真做好申报材料上传及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明确时限、动态清零,层层拧紧责任链条,推进创建工作对点达标,真正实现全镇创建工作全覆盖、不留死角。
三、坚持以民为本,提升创建活动“含金量”
对照《福建省文明乡镇测评体系》,制定细化活动开展方案,印发《古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关工作制度和职责》《古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有针对性开展活动。组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4支,有序开展政策宣传、文明交通劝导、人居环境整治、占道经营整治、党员干部进社区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次。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通过积分换取生活用品等奖励,掀起文明实践服务热潮。有序推进全镇文明村创建工作,全镇文明村创建率达100%。大力组织开展各类先进典型推选,推选2022年度市级“见义勇为”道德模范2人,县级最美家庭3户,为精神文明创建提供有力精神支撑。深化移风易俗整治,高价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文明风尚焕然一新。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进校园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推动全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档升级。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系列活动,宣传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文明行为,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引导和发动群众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积极性,推动文明新风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