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长汀"公众号



    干货来了!30条措施助推“健康龙岩”建设!
    日期:2023-02-01  来源:龙岩市人民政府    
    30条措施助推“健康龙岩”建设
    ——《龙岩市进一步深化医改实施“健康龙岩”

    战略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解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全市一盘棋”,切实解决“看好病”“大健康”问题,我市出台《龙岩市进一步深化医改实施“健康龙岩”战略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充分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和先进地区好做法,立足我市实际,提出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等8个部分、30条具体措施。

    《若干措施》创新举措多、政策干货多,突出健康导向,把“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贯穿其中;突出问题导向,把解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点;突出激励导向,把落实医务人员激励保障机制摆在突出位置。

    一、深化“三医”联动改革

    1健全医改领导机制

    进一步健全市、县(市、区) 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党委副书记统筹协调,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医改领导推进机制,由一位政府领导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工作。

    建立卫健、医保、市场监管、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的“三医联动”工作机制,每季度会商解决医改突出问题。

    2

    深化医疗领域改革

    坚持预防为主,建立“一手抓预防,一手开处方”制度,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重心由后端治疗转向前端预防。

    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构建“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薪酬分配导向机制。

    允许公立医疗机构在工资总额范围内,自主确定绩效分配方案。

    试点开展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的全员目标年薪制。

    3

    深化医保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国家试点建设,全面实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保资金打包支付机制。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合理制定调价方案。

    提高参保人员的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到2024年,城乡居民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城镇职工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6%。

    推进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全国示范城市建设,逐步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封顶线。每年动态调整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预留风险金比例。

    4

    深化医药制度改革

    优化药品、耗材采购使用机制,推进国家、省际联盟、“三明采购联盟”等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

    加强重点药品采购动态监控,完善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处方流转机制。

     

     

    二、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5

    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推动龙岩市第一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帮扶合作关系,通过聚集拔尖医学人才、发展一流医学学科、打造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等举措,建成闽粤赣边区域医疗中心。

     

    6

    打造中心城市医疗卫生高地

    市第一医院力争打造为全国地市级“百强医院”;

    市第二医院打造为具有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市中医院打造为闽西中医龙头医院;

    市第三医院打造为闽西南知名的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

    龙岩人民医院打造为以慢性病、老年病防治为中心的县级示范医院。

     

    7

    打造县域医共体“龙岩模式”

    依托县(市、区)综合医院设立覆盖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县(市、区) 总医院,大力推进“一归口、三下放、五统一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运行机制实质性运作。

    坚持落实“一归口”: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人、财、物归口县(市、区)总医院管理。

    坚持推进“三下放”:经营权、人事权、分配权在总医院领导下由各分院自主管理。

    坚持实行“五统一”:紧密型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人员使用和调配由总医院统筹;医保资金、公共卫生项目资金、财政拨补资金统一打包至总医院管理;药品耗材、大型设施与设备统一由总医院采购;统一医保药品目录;统一信息化建设管理。

     

    8

    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

    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构建“管理一体化、机构标准化、服务优质化”的乡村卫生服务体系。

    实施基层“百院千村”建设工程,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辅助用房、设施设备等短板,创建社区医院,完成常住人口800人以上行政村公益性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推动空白村巡诊派驻服务,实现头痛脑热等小病在基层解决。

     

    9

    推进长汀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

    支持长汀县开展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赋予长汀县实行更加灵活的分级诊疗、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等政策。

     

    10

    支持等级医院创建

    加强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市第二医院、龙岩人民医院争创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力争30万人口以上的县域内至少有1家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11

    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十四五”时期,实现西医类别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20个以上、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50个以上,中医类别国家级重点专科达到2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达到20个以上、市级重点专科达到50个以上。

     

    12

    加快智慧医院建设

    加强“三医”部门信息共享,加快建成“三医一张网”。

    推行“多码融合”应用,逐步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行”。

    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各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智慧医院建设。

     

    13

    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持续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检查互认互通、病人一站式服务、互联网复诊、慢病长处方等服务。

    全面开展“无红包”医院创建工作,加大红包、回扣案件的查处力度。

    在市第一医院开展“无陪护”医院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4

    加强龙穗、龙厦等医疗合作

    进一步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广州市、厦门市等高水平医院建立多种形式的帮扶合作关系,形成常态化挂职交流、专家轮换、学科共建等帮扶机制,打造一批结对共建示范医院。

     

     

    三、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

    15

    推进疾控体系改革

    依托同级卫生健康部门设置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局,优化疾控机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并设立首席公共卫生医师,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

     

    16

    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

    强化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依托市第二医院建设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新建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病房楼、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楼和公共卫生临床培训基地。

    加强龙岩市康山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公共卫生人员及临床人员配备。加快市疾控中心异地迁建项目建设。

    支持市第三医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建设。

    推动县级医疗机构设置独立的感染性疾病楼。

     

     

    四、深化医防融合发展

    17

    健全医防融合体制机制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市、县两级医改领导小组下设医防融合办公室,统筹医疗和预防资源,建立医防融合项目清单,构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医防融合新模式,努力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

     

    18

    推进医防融合服务管理

    推进全覆盖健康筛查,以健康管理团队为主,采取“1+N”模式,融合公共卫生、街道社区等人员,采取网格化方式,全面摸排居民健康状况,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

    推进全过程健康干预,针对健康筛查情况,进行健康分类、风险分级,对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等分类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并实施干预措施。

    推进全人群健康管控,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实施“一病多方”制度,加强主动随访、健康检测、疾病诊疗、慢性病管理等全方位、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五、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共享

    19

    全面推进分级诊疗

    落实市、县、乡、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均衡发挥作用,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以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病程较长、适宜在基层康复的疾病为重点,制定下转推荐病种清单,建立下转标准与指南。

    推动县域医共体内建立统一用药目录和保障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

     

    20

    建立对口帮扶机制

    建立市属公立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机制,下派管理人员到所帮扶医院兼任常务副院长,每年为所帮扶医院“创建一个重点学科、建设一个薄弱学科、带出一支技术团队”,全面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

    县级公立医院相应建立工作机制,对口帮扶边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开展远程支援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辐射带动作用。

    开展百名医生下基层行动,从2022年起,每年从市、县级医院抽调100名以上中、高级职称医师,驻点帮扶全市基层医疗机构。

     

     

    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1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县域医共体优势,整合中医中药资源,促进县级中医院和中医特色科室发展。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实施中医骨伤、针灸、康复、脾胃病等优势特色专科建设。

    加强市中医院闽西中医康复诊疗中心建设,建立市级中医康复医疗联合体。

    实施中医药医保倾斜政策,将中医非药物治疗项目纳入职工普通门诊免起付线报销。

     

     

    22

    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

    强化市、县、乡中医药一体化服务,支持市中医院建设中药制剂配置中心,通过信息化方式,将市、县级中药处方审核、点评、配药、代煎、包装、配送等服务延伸到乡镇,实现“互联网+中医药”全覆盖。

     

     

    七、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23

    建立县域医共体“编制池”“职称池”制度

    在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公立医疗机构编制总量和人社部门核定的公立医疗机构岗位职数内,建立县域医共体“编制池”“职称池”,赋予总医院人员进出、岗位设置、职称管理的自主权。

     

    24

    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

    继续实施医疗卫生类引进人才项目。

    鼓励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柔性引进、自主招聘国内知名医院医学专家(团队),搭建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师、“临床重点专科”团队等高层次卫生人才学术交流平台和继续医学教育平台。

     

    25

    完善基层医务人员补充和培养机制

    简化乡镇基层一线临床类、预防医学类医务人员招聘流程,对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或者普通全日制专科学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可采取专项公开招聘、直接面试考核等方式招聘入编。

    实施基层“千名医生”培养工程。

    设置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专用岗位,实行乡聘村用。

     

    26

    加强医院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书记、院长、总会计师目标年薪制,健全书记、院长年度考核机制。

    探索建立院长公开遴选机制,建立医院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梯次培养。

    定期选派医院领导、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内知名医院跟岗锻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27

    加强医德医风考核

    建立医务人员不良行为查处和记录机制,推行医德医风负面清单制度。

    定期开展医德医风专项督导检查。

    强化结果运用,把督导检查情况作为医务人员选拔任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绩效奖励、岗位调整、约谈追责的主要依据。

     

     

    八、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28

    保障基层人员工资待遇

    认真落实规范津补贴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核拨人员工资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绩效奖金按不低于当地财政核拨事业单位人员财政保障水平安排,其中年度考核奖的财政保障比例高于当地财政核拨事业单位人员10%,经考核后实行差异化发放。

     

    29

    建立褒扬激励机制

    按规定开展医务人员表彰奖励活动,申报医务人员表彰奖励项目,对有突出表现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从2023年起每年评审龙岩市“名医”20名。定期开展“最美医生”培树活动,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探索通过募集社会资金设立医务人员奖励基金。

     

    30

    强化政府办医主体责任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稳定可持续的卫生健康事业长效投入机制,确保卫生健康支出保持合理增长。

    各级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要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规划、审批等要素支持。